预防流感的方法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一般预后较差。
那么预防流感,我们应该做到哪些呢?
预防要点一:疫苗接种
秋去冬来,流行性感冒发病率,又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接种疫苗是最好最有效的预防流感方式,可以减少在流感高发季节,被传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作为高危的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为此,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联合呼家楼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CBD院区、东坝院区医、护、技人员共计140余人,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那除了医护人员,还有哪些人群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
60岁及以上老年人;
6月龄至5岁儿童;
6月龄以下儿童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特定慢性病患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血液病等);
预防要点二: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传播最简单、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什么时候应该洗手?
外出回家时;
接触公共物品(如接触电梯按钮)后;
打喷嚏、擤鼻涕后;
触摸口腔、鼻、眼睛前后;
饭前便后。
预防要点三:咳嗽礼仪/呼吸道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上臂衣袖或纸巾遮住口鼻(避免用双手捂住或直接对着他人咳嗽、打喷嚏),使用后纸巾丢入垃圾桶;打喷嚏或咳嗽后尽快洗手。呼吸道感染患者与人谈话或在公共场所时应尽量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外出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预防要点四: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润,定时开窗通风;
在流感流行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酌情减少或停止参加大型室内集体活动。
预防要点五:隔离
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外出时,宜佩戴医用口罩;
出现流感感染症状应及早就医,轻症者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接触;
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如必须接触,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保持适当距离;
家里有人罹患流感,应进行隔离,患者避免接触儿童、孕妇、特定慢性病患者、老年人。
预防要点六:锻炼与营养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适当多饮水,饮食清淡易于消化且营养均衡;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